第二十四章 春日詩會
57.14
經此事後,章氏墨坊總算消停了許多,就連那素日張揚的章元魁,在書院時,亦安分了不少。
寸金坊的生意一日紅火過一日,宋府上下,自然人人歡喜。
只是宋瑾,愈發悶悶不快。
宋珏心中記掛,散了學后,特意帶了她素日喜歡的茶點來看她。
宋瑾吩咐青薔看茶,卻神色凝重,低聲問道:「珏弟,阿姐問你一事,你莫要欺瞞阿姐。」
「母親竟當真將寸金坊過給了阿璃?」
宋珏隨手捏了一塊點心,正狼吞虎咽,聽着宋瑾的問話,滿不在乎地點頭:「那是自然,若非如此,官差們也不至於找上門來,硬要阿璃走上這一趟。」
他口齒不清,含混地笑道:「如今,放眼整個平江城,誰人不知,五妹妹小小年紀,便獨自經營起了偌大的一家墨坊,冰雪聰明,是個極有本事的!」
他絲毫不掩飾對宋璃的讚許之意,卻不曾察覺,宋瑾眼中妒意漸盛。
她沒了閑談的心思,冷冷地將茶盞重重放在桌上。
「呵,我先前便只道父親偏心,卻不想,竟到了如此地步!」
「阿璃還那樣小,父親便早早為她置辦下了私產嫁妝,真是……真是!」
她忿忿地握緊了拳頭,宋珏鮮少見她如此惱怒,忙勸道:「阿姐莫惱,父親素來最是一視同仁的,阿姐萬萬不可如此揣測父親……」
他軟言寬慰了幾句,卻又自覺不對,想了一想,又道:「阿姐,這寸金坊,本就是母親的陪嫁,是人家孟府的私產,母親哪怕便是將全部身家,悉數交給阿璃,也是無可厚非之事……」
他話方說了一半,便只見宋瑾那漲紅的小臉上,已是淚水漣漣。
「阿娘離世時,珏弟你尚小,是阿姐日日憂心,唯恐繼室苛待。阿姐一個女兒家,最多不過是嫁妝單薄些,被夫家看輕,倒也無礙……」
「可珏弟你讀書科考,為官娶妻,哪裡不用銀子?阿姐還不是為了給你謀上一個好前程?」
她神色戚戚:「阿璃尚年幼,父親母親便偏心至此,珏弟,你我姐弟,日後該如何自處啊……」
宋珏覺得她所言,似是而非,隱隱有些不大對頭。
但他自幼便同宋瑾一道,被養在祖母膝下,姐弟兩個相依為命,自是見不得阿姐如此凄苦的,來不及細細琢磨,便忙道:「阿姐放心,父親已允准了我,同五妹妹一起經營寸金坊,阿珏定全力以赴,令父親欣慰!」
宋瑾看他這副雄心壯志模樣,心下愈發無奈。
「珏弟!你的前途,是高中狀元,入朝為官,豈可同商賈為伍!更何況,那寸金坊如今已然是阿璃囊中之物,你哪怕再盡心竭力,還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?」
見宋珏張口還欲辯駁,一副冥頑不靈的模樣,宋瑾沒了心思,懨懨地靠在軟榻上,微眯起一雙美目,擺了擺手。
「罷了,我有些乏了,你且回去仔細溫習功課吧……」
待宋珏走後,她方才欠起身來,長嘆一聲。
「三小姐,四公子只是少年意氣,您一番良苦用心,假以時日,他定會明白的。」
青薔軟言相勸,宋瑾飲了一盞甜茶,良久,這才緩緩點了點頭。
「罷了,罷了,珏弟是個心性單純天真的,不懂后宅之中的手段,我這做阿姐的,卻不能眼睜睜看着他遭人算計……」
她頓了一頓,又道:「父親現下如此偏心,不過便是因着二姐姐製得了絨花,五妹妹又得老太傅青眼。」
「我本不願同自家姊妹爭搶,事事避讓,但如今,父親偏心繼室子女至此,為着珏弟的前程,我也少不得要全力以赴了。」
「只要我憑藉詩文才情,在平江城中得佔一席之地,父親想來,必定也會對我們姐弟二人,另眼相待。」
青薔笑道:「小姐飽讀詩書,才女之名,誰人不知?您此番出手,必定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!」
宋瑾莞爾一笑,神色總算舒展了幾分,這才柔聲問道:「青薔,前日文瑤郡主送來的花帖何在?」
青薔忙雙手捧過一紙素箋,笑道:「文瑤郡主最是惜材,此番廣邀平江貴女賞花,小姐若是在此春日詩會上,得郡主賞識,必定也能令老爺面上增光!」
宋瑾點了點頭,亦道:「不錯,五妹妹連日不務正業,只知一味擺弄那些古怪玩意,荒廢了課業。藉此番春日詩會,也可叫她知曉,閨閣女兒家,卻不潛心鑽究琴棋書畫,詩文女紅,日日風風火火地拋頭露面,成何體統?」
青薔知道自家小姐的心思,漣漣點頭笑道:「還是小姐思慮周全,文瑤郡主性情最是和善,想來縱然五小姐有言行不當之處,也不會過多責難。」
「若能在這賞花詩會上,叫五小姐明白,宋家女兒當以女德為重,也算不白費您的良苦用心。」
宋瑾將那紙素箋遞給她,柔聲道:「青薔,將這花帖送至二小姐和五小姐院中,邀她們與我同去。」
這位文瑤郡主,本為宗室之女,幸得太后憐惜,自幼養在膝下,與天子日日相伴,最是兄妹情深。
后又嫁與言國公為妻,是這平江城中,最為顯赫的權貴。
文瑤郡主飽讀詩文,還曾得崔太傅指點,自視甚高,素來不屑與庸才為伍。她舉辦的這春日賞花詩會,自然也不是甚麼人都能來湊熱鬧的。
宋瑾仗着在平江城中,略有幾分「才女」聲名,才得了花帖,現下見她有意提攜姊妹們,宋父頓感欣慰,自然允准。
宋琅道:「多謝三妹妹好意,只是我天資愚鈍,不善詩文,若是去了,只怕反倒是貽笑大方,叫郡主笑話。」
宋父想了一想,次女性情溫婉,少言寡語,便也點頭道:「那便只教璃兒與瑾兒同去吧。」
「還請夫人,為她們姐妹,裁製幾套新衣,文瑤郡主府上貴女如雲,門楣甚高,宋府雖並非大富大貴,但也不可令人看輕了我宋家女兒。」
孟氏欣然應允,不多日,便將春日的輕衫衣裙,送至宋家兄妹五人的院中,首飾釵環,亦為三位姑娘各自添置了一套。
章節評論(8)
點擊加載下一章